為你推薦
更改我的擇偶要求

-
朱學松

-
Baob

-
Codeman

-
趙氏孤兒

-
悠悠歲月

-
小冰冰

-
冰凝
據
月老網觀察,上海
的相親市場的殘酷程度,令人發指,
上海相親市場至少有9條鄙視鏈,這是很多人無法實現脫單的根本原因,也是很多上海年輕人婚姻路上的枷鎖,這些鄙視鏈中,甚至不需要定義人品和過往犯罪記錄,直接上9條框對應合就行了,合得上就是有緣,關于
上海相親鄙視鏈,還有哪些,歡迎補充。
第1條,身高鄙視鏈。
上海相親市場,女生普遍要求男生身高超過180厘米,大家可能對身高180認識不足,以為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就是180,所以,上海相親市場上,不足175厘米的,會被鄙視,低于170的,簡直就是個小矮人了,會被很多單身女士直接過濾掉,不在考慮范圍,那么,身高不足170的男人,不配找對象嗎?同樣,要求女生身高超過172厘米的,在上海相親市場也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。
根據《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(2020) 》,我國2020年18至44歲的成年人群中,男性平均身高是169.7厘米,女性是158厘米,所以,上海單身的男生女生們,要認清現實好吧?
第2條,房子鄙視鏈。
上海是一個寸土寸金,房價居高不下的城市,這也是很多上海人以及外來人口相親路上的一道枷鎖。擁有獨立婚房,或者有購房能力,成為了男女相親時的重要籌碼,優秀的單身男女,這條要求要乘以2,甚至乘以3,然后附帶其他的條件。尤其是男生,在上海如果沒有獨立婚房,即使學歷很好,工作優秀,身高達標,都不能被稱為優質男生。
第3條,地域鄙視鏈。
在上海的相親市場中,地域鄙視鏈一直存在,本地市區的鄙視郊區的人,郊區上海人鄙視江浙滬,然后一起鄙視其他地區的外地人;彩禮區和非彩禮區;甚至本地人還分310和非310,三代上海人和二代上海人;浙江還分浙南、北;江蘇分蘇南、蘇北。。。。。上海相親市場上,地域一直是相親中關注度很高的一個因素。
第4條,工作單位鄙視鏈。
機關、事業單位、外企的工作被認為是“好工作”,國企、互聯網企業其次。而私企、小企業、創業公司等則被視為工作不穩定。
第5條,學歷鄙視鏈。
這條鄙視鏈中,有學歷高低鄙視,海歸>香港名校畢業生>內地985、211>普通一本>二本>大專,海歸學歷站在金字塔頂端,甚至也還有鄙視鏈,還劃分出了G5學歷,這個你就不懂了吧?學歷往往被視為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標準。高學歷的年輕人更受歡迎,但通常情況下,女士如果海外留學學歷,一般在上海的相親市場不太受待見,別問我為什么,我也不知道。
第6條,年薪鄙視鏈。
這條年薪鄙視鏈,通常是女生對男生的要求。年薪是女生用來衡量一個男生的價值和能力的指標。很多優秀的單身女生通常以30萬年薪作為底線進行擇偶,因為這里是上海,上海不乏年入百萬的高薪行業和人群。市場經濟嘛,這個自然是硬指標,無可厚非,但也應該先自己掂量一下自身條件。
第7條,父母退休金鄙視鏈。
這個父母退休金鏈條,據月老網觀察,在上海的相親市場中,100%是被考量的,結婚后,父母會不會成為雙方的負擔,這在上?;閼偈袌龊鼙豢粗?。父母有退休金是絕大多數年輕人擇偶的最低要求。沒有退休金的家庭,如農村家庭,城市務工者家庭,是被100%鄙視的,因為擔心將來父母的養老問題會成為家庭的負擔。公務員家庭、知識分子家庭比較受歡迎。
第8條,弟弟鄙視鏈。
這一條鄙視鏈看似荒謬,但確實在于上海的相親市場,己經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鄙視鏈,即:有弟弟的單身人士會被鄙視,尤其是女生,是會被嚴重鄙視的,男生普遍擔心擔心將來娶的老婆是“扶弟魔”,因為生活已經不易了,再來個扶弟魔,日子就更加艱難了,窮不做長子,富不做幺兒,上海確實變得富有了,但富而不生,可能在這里能找到答案吧。
第9條,年齡鄙視鏈。
年齡鄙視鏈是上海的相親市場是非常明顯的,上海女生的擇偶黃金年輕是25-30歲,男生是28-33歲,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,甭管你多優秀,都是會被鄙視,尤其是女生,過了30歲,不管你多優秀,如果條件要求過高,一樣會被無視。
上海相親市場有嚴重的鄙視鏈,市區的單身人士鄙視郊區的上海人,然后一起鄙視外地單身人士,就算是市區之間,也有鄙視鏈的,如:靜安女不嫁楊浦男,對于市區來講,靜安黃浦人才是上海寧,其他統稱農村。創業成功人士鄙視體制內職工,鄙視外企職員,然后一起鄙視私營企業打工的單身人士,父母健在且有社保的,鄙視父母雙亡的,然后一起鄙視父母健在無社保的。從上海的相親鄙視鏈,可以看出越是發達的地區,人情味越淡,功利心越重。
你可能會了解:
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的五大奇葩要求
探訪問上海相親角 可憐天下父母心
上海相親市場七大花式套路
上海結婚年齡:2023年男性平均年齡35.3歲,女性33.3歲